*本文由扒姨太原创 *微信公众号:圈内扒姨太
*转载请标明来源
哈哈,扒姨太又标题党了,
还不是怕你不点不看不留言!
毕竟扒姨太超用心好么!(翻白眼)
1
昨天扒姨太介绍了龙梓嘉,
一个用珠宝设计保护和宣扬
中国传统文化的95后小鲜肉,无独有偶,
今天这位长发及腰、长相古典、
谈吐温雅、文艺范儿十足的李晓林,
是用手中画笔,
描绘中国独有气韵的“民俗守护天使”
在大家都哗众取宠当网红、
费尽心机博眼球,整容追星搞新闻的年代,
她却安安静静的上了CCTV,
呼吁大家保护传统文化。
明明可以靠颜值,但偏偏靠才华,
这句话用在李晓林身上也并不违和。
李晓林毕业于江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
父亲擅长国画,母亲是中医,
家庭环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敬畏,
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李晓林,
以致后来她辞去工作,成为一名自由插画师,
用自己的画笔留下中国那些璀璨生辉的文化瑰宝。
她用了两年的时间,20张绘画,
记录了中国的民俗二十四节气。
后来她将作品上传到网络,
却收获了意想不到关注。
她的作品用中国传统吃食记录中国传统节气,
这种别出心裁的碰撞,
再加上细致古朴、温润清新的描绘,
一时间勾起了众人的怀旧情结。
2
她美轮美奂的作品意外被网友疯传,
她在接受采访时却总是自嘲
不过是个“穷画画的”,
她还解释“穷”字含义丰富,
可以理解为“穷当益坚”,
也可以理解为对匠人“穷工极巧”的崇敬。
她还特意解释了大家对“自由职业”的误会,
很多人认为自由职业人,都是睡到自然醒,
没事画两张,日子过得很滋润,
其实并不是这样,
要靠它养活自己,
要让别人认可你的作品认可你,
这种压力,比坐办公室更大。
她有时为了作一副画,
会在2米高的梯子上,站三个月。
有时为了真实创作一部作品,
不辞劳苦泡图书馆十多天,
甚至不断进出国家博物馆,PAGE ONE书店。
她对传统文化抱着赤子的真挚,
所以每一个细节,她都力求有理有据,
她为一部作品,会调研、走访、
查找文献、搜集图片,
然后才是草稿、线稿、润色、成稿。
尽管她的插画被很多人夸赞,她却总是很谦虚,
她说:我不是科班出身,手艺不够好。
也不是文学出生,
所以前期的考证查找资料也总是耗费时间。
这正是这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让她的作品总是惊艳众人。
3
除了节气的味蕾挑逗,
她还重温了中国人古老的智慧,
她画的气象勘测仪器发展史系列,
、中央气象台纷纷转发。
直观的画面加之饱满的细节,
细致的笔触画下了从古到今气象仪器的变迁,
生僻而古老的仪器
被直观的画面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
而作为一位明眸善睐,温润典雅的窈窕淑女,
对花的偏爱品赏也让人望尘莫及。
草原龙胆绘画过程
彼岸花绘画过程
鸳鸯喜荷绘画过程
除此之外,
她对很多民俗都偏爱有加。
社会已经正式进入钢筋混泥土的冰冷时代,
面对逐渐被遗忘被消融的艺术瑰宝,
她尽可能的用画笔留下痕迹。
中秋兔儿爷护安康
魁星点点,独占鳌头
月老此绳一系,终不可逭
4
李晓玲总是不遗余力的用作品单纯的记录,
记录身边一些渐渐流逝的、很美很智慧的东西。
而除了画画之外的李晓林,
也是典型的文艺女青年,
她总是穿着棉麻森女的宽松衣服,
而倾泻而下的长发,
和眼波流转的眸睐也总是深抓人心。
罗洛梅曾经说过:
在我们这个顺从的时代,
勇气的标志是固守自己信仰的能力。
李晓林在用一杆笔、一张纸、一盒墨,
坚守着她的信仰,
也让行色匆匆的路人慢下脚步,
重拾曾经对流年的虔诚和希冀。
愿这个低调前行,用笔筑梦的女子,
永远向阳花开,明媚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