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文、经、法、艺相结合,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1][2]
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创建于1948年。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
截止2015年11月,沈阳理工大学由浑南主校区、抚顺校区、科技园、武器装备实习实验基地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学校设有21个学院(教学部),设有53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697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89人;有各类在校生22602人,其中本科生1714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462人。[2]
中文名
沈阳理工大学
英文名
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
简称
沈理工(SYLU)
创办时间
1948年
兵工七子
听语音
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创建于1948年。
1950年沈阳理工大学部分兵器专业迁出至北京同延安自然科学院、北京中法大学等组建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4]
1952年,中共中央指定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所大学为国防院校。国防院校后来又改名为国防科委院校。
共2张
沈工
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
1962年学校的2个常规兵器专业(火药、炸药)迁入太原机械学院(中北大学)[5]。
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
。
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建沈阳理工大学。
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沈阳理工大学。[1]
听语音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重大科技平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
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6]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863空间信息安全基础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8个):辽宁省兵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金属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信息网络与信息对抗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激光与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废水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数控加工中心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3个):辽宁省高校兵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7]:辽宁省高速切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通信与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特种储备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成套装备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兵器工业润滑技术研究中心,兵器高速切削工程技术中心
学校研制开发的条形码、飞锯机、大型螺旋活套等国家级新产品、火炬计划项目取得了良好成绩。2010-2013年,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主持或参与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共79项,其中,国家级子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2项,发表论文129篇。“学分制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项成果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50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0项,获得国家专利240项,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568篇。据200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活动统计公报,该校承担的863项目数在省属普通高校中,排名第一。[2]
沈阳理工大学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10月,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藏书总量17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4万册,电子图书53万册;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8]
●学术期刊
学校1982年创立了《沈阳理工大学学报》,该期刊是沈阳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有创新的科研论文、有创新或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报告和重要学术问题述评。以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为宗旨。该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是《化学文摘》(CA,美国)的刊源,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9]
听语音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70人,其中有特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57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名师10人,,省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特聘教授5人,省高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6人,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10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5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 [2]
共20张
这是沈阳理工大学的样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杨绍卿院士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刘军[10]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刘军[11]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7个学院,2个教学部,[12]设有53个本科专业。[2]名单如下:
研究生学院 | 机械工程学院 | 汽车与交通学院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装备工程学院 | 理学院 | 建筑学院 | 艺术设计学院 |
展开全部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12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点45个,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权点。[2]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优势特色学科和培育学科,[2]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点(1个)[13] | 网络赋能弹药技术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14] | 兵器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15] | 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展开全部
硕士研究生(学术型)专业目录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设计学 | 工程力学 | 导航、制导与控制 |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展开全部
(注:硕士研究生(学术型)专业目录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201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17]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1个。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视频公开课上线课程5门,省级资源共享课上线课程2门;[2]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是全省拥有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数量最多的高校之一。[2]该校2012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赴俄罗斯专业人才本、硕、博连读公费项目,是获批此项目20所高校中的唯一非211院校。[18]
省级精品课程[19] |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俄语、大学英语、材料成型原理、电镀工艺、近代物理引论、金属腐蚀学、机械设计、国际贸易实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学、通信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20][7]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1] |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加工及性能检测实验教学中心[7] |
省级教学团队[22] | 机械设计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塑性成形及模具教学团队、测控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物理教学团队[7] |
国家级特色专业[2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省级示范专业[7]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省级特色专业[2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展开全部
●人才培养
2010年11月,“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该校全面实施,同时该校全面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7月,,该校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实现了该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历史性突破。
共9张
沈阳理工大学
●兵器博物馆
2006年11月,学校对原装备工程学院兵器陈列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充实和建设。2007年5月沈阳理工大学兵器陈列馆正式落成并对校内外开放,并于2008年3月,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中国著名运载火箭专家、两院院士谢光选先生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26]
2010年11月,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正式挂牌。它是除了位于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外,全国规模第二大的兵器博物馆。
该校兵器博物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由外馆、内馆两部分组成,馆藏兵器装备大炮、火箭、、卫星、坦克、飞机、轻武器、炮弹、引信等430种,近千套件,其规模、种类在全国仅次于军事博物馆。
兵器博物馆室内展馆分为前言展示区、陆海空及轻武器展示区、、火箭弹及工程兵装备展示区、引信展示区、、兵工史图片展区七个部分。展区利用大量详实的图片、实物及模型,运用多媒体及声、光、电技术展示了现代战争的场景,全面介绍了现代兵器的种类、性能、原理和相关知识。[26]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当时中国做了两颗卫星,一颗发射成功,另一颗就是这个备用卫星。这颗卫星有173公斤,外形为球形72面体。
●学校荣誉
截至2014年6月,该校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教育系统管理创新奖”、“辽宁省教育系统教研成绩优秀奖”、“辽宁省教科文卫系统民主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先进团委”、“沈阳市保密工作先进集体”等众多荣誉称号。[27]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俄罗斯、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芬兰等12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所属的9个研究所共建了4个设备技术先进的合作实验室。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开展联合办学。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了孔子学院,。[2][28]
序号 | 国外大学(企业)名称 | 国别 | 建立合作关系时间 |
1 | 西安大略大学 | 加拿大 | 1985年 |
2 | 先达科技系统公司 | 香港 | 1989年 |
展开全部
●合作办学
1、与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校际交流硕士项目
2、与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的校际交流2+1+1项目
3、加拿大温尼伯大学商科2+2校际交流项目
4、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校际交流项目
5、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的校际交流俄语语言2+2项目
6、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测绘大学校际交流2+1+1俄语语言项目
历任党委书记 | |||
1 | 吴 明 | 1956.8-1959.3 | 沈阳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党总支书记 |
1959.3-1960.5 | 沈阳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党委书记 |
展开全部
历任校长 | |||
1 | 吴 明 | 1954.3-1955.8 | 东北第三工业学校校长 |
1955.8-1956.8 | 沈阳第二工业学校校长 |
展开全部
党委书记 | 王强[29] |
校长 | 刘军 |
党委副书记 | 钱英伟 |
展开全部
听语音
德才并蓄[31]
《青春赞歌》
你是大地我们是鲜花,你是沃土无垠我们艳丽芬芳
你是蓝天我们是云雀,你的碧波万里让我们无比坚强
骄傲吧!祖国。壮美吧!山河
放飞吧!理想。辉煌吧!太阳
整体结构:
外环上方是学校的中文全称,下方是学校英文全称。内核以字母S(沈)、L(理)、汉字(工)实现了完美组合。
沈阳理工大学校徽
局部含义:
红色“S”代表学校创办以来的光荣传统和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绿色“L”代表学校办学具有的国防特色;“工”字代表学校建成以工为主的多学科大学;“1948”代表学校始建于1948年。
整体含义:
舞动的设计彰显了沈阳理工大学日益发展的强劲竞争力和不断增强的凝聚力。昭示着沈阳理工大学的教育事业在发展中蒸蒸日上。[32]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录取批次 |
---|---|---|---|---|
2011 | 469 | 446 | -- | 二批 |
2012 | 469 | 453 | -- | 二批 |
2013 | 537 | 515 | -- | 二批 |
2014 | -- | 510 | -- | 二批 |
2015 | -- | 506 | -- | 二批 |
[1] 我校获批“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官网 [引用日期2016-07-6]
[2] 学校简介.沈阳理工大学.2012-12-20 [引用日期2013-04-19]
[3] 全国院校代码表.搜学网 [引用日期2014-12-25]